奇葩翻译很可笑“译者”的悲伤几人懂

发布时间:2016-02-02       浏览次数:4173       文章来源:

继刘先生翻译的英国史被聚众嘲笑后,近日,一篇“奇葩译者多,你们弄啥咧”的文章又在朋友圈流传,看得我汗涔涔下。 前不久我翻译了一部外国中篇小说,今年一月拿到成书,马上给朋友们寄去。一个朋友问:“这本书出来,稿费能有两三万元吧?”被他这么一问,我也好奇地计算了一下:全书168页,版权页标明总共10万字,但我电脑的word文档显示字数为54690字,按照每千字80元稿费标准,税前我可以拿到4375元,刨去税费,实际到手可能不足4000元——这么一算还蛮惊讶的,我手比较慢,工作之余每天翻译一点,这本书前前后后耗去我一年的业余时间,最后只拿到4000元稿费,无论是跟朋友们还是跟自己的心理预期,都差了很多。 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,晚上找出跟出版社签订的合同,发现我算错了——稿费标准不是每千字80元,而是每千字70元。如此算来,我可以期待的稿费才3000元出头。 你可能会认为我要讨论翻译稿费的问题,然而并不是这样。其实,我对稿费并没有那么介意,相反,看到很多译者抱怨稿费太低,我都会想,我们首先是不是应该问一问,我们拿出来的作品到底值不值那么高的稿费?扪心自问:如果出版社将稿费标准从每千字70元提高到700元,我所交出来的文本,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吗? 答案是并不会。因为我深知,自己的水平就摆在那里,至少对我而言,稿费并不是决定翻译作品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。 当然,这是在一种竞争很不充分的环境里出现的状况。如果这个社会中有大量文学爱好者,文学作品有欣欣向荣的市场,外国文学有充足的翻译人才,那么,700元的稿费一定能比70元吸引到更优秀的译者,一定能给读者呈现出更好的翻译文本。 然而,我所从事的是非通用语种,也就是俗称“小语种”的文学翻译工作,相对于英语文学来说,这是一个竞争很不充分、信息极不对等的市场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小语种的译者具有天然的垄断地位,这也是为什么,我作为一个仅有六年从业经历的翻译新兵,可以拿到每千字70元的稿费,而同水准的英语译者,稿费标准可能还要更低。 就像我国实施“文化走出去”战略一样,这些年很多国家也都非常重视本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,很多欧洲国家的使领馆、政府文化部门都在积极扶持文学翻译工作,希望能把他们国家的文学作品推广到中国的广阔市场上来。为此他们提供了大量资金,也举办了各种活动。我本人就参与、组织过多次外国文学翻译研讨会。然而有些外国的文化官员发现,在投入了那么多精力、忙活了那么多年之后,真正活跃在一线的、能把他们国家语言翻译成中文的译者,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,在不同场子里流转的,似乎永远都是那几张熟悉的老面孔。 而在这屈指可数的译者中,又有一部分仅仅是因为学了这门语言,所以才“被动”走上文学翻译的道路。真正因为热爱文学而从事翻译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 如今一些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质量受到读者诟病,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跟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的稀缺有关。我们必须承认,非通用语种的整体翻译水平不高,而相对垄断的圈子又使得竞争更不充分,水平提升更加缓慢。有些国家有大量文学作品亟待翻译推介到中国,但却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译者,无奈之下一些出版社不得不购买港台地区的翻译版本,进行加工后在中国内地出版,使得翻译质量更加难以保证。一些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很难来到中国读者手中,而知晓度越低,市场需求就越少,就像我的一位出版界朋友说的那样:没有市场,翻译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,更无从去谈提高翻译稿费的问题。这一切,都像是一个恶性循环。 关于翻译的质量问题,我来举几个自己的例子。在我翻译的一部青少年文学作品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‘柠檬片、雪饼、马蒂尔德茶、椒盐焦糖、奶油慕斯、桌子脚、把你扔出去饼干……’鸟小姐一边把美食摆出来,一边唱道。”我在字典中反复查阅了每一个词,但始终搞不明白“桌子脚”和“把你扔出去饼干”是什么东西。请教了外国朋友之后才恍然大悟,所谓“桌子脚”,其实是“把脚翘在桌子上”,形容一种非常舒适放松的状态;而“把你扔出去饼干”,正确的理解应该是,“放开了肚子去吃那些饼干吧。”——语言水平的局限,使得我无法对这个句子做出正确的理解。 像这样的问题,还可以请教外国朋友,但有些错漏,发现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。比如在我翻译的另一本书中,有这样一个句子:“我走进电梯,按下3。我明白我比他们快了一小步。”而在我之前交给编辑的译稿中,我把它翻译成了“我走进电梯,按下3。我明白我仍然有一个小小的优势。”还有一句:“你把小厨房的灯泡换掉了,太棒了延思,它已经坏了好久了。”而我却把它误译为:“你把小厨房的灯泡换掉了,太棒了延思,换得真及时。”——我是在最后一版校稿中才发现这些问题的,想想真是可怕,只差一点点,这些错漏就可能变成铅字印到书上,成为永难弥补的遗憾。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,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直接,译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也在渐渐模糊。很多热爱外国文学的读者,本身也是文学翻译的爱好者,他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译者的错漏,并且将这些意见发布到网上。比如在“豆瓣”上,我都不敢去点开自己那些译作的页面,不敢去看读者的评论,因为这常常会是一种惊心动魄的体验。有一次,因为我的一处表述不当,有读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,甚至责骂译者“欺世盗名”。当时我真的非常委屈:那本书,我花了两年时间才翻译出来,翻得头发都白了,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的心血,哪怕有再多的瑕疵,又何以摊上“欺世盗名”的恶评? 在我组织的一次文学翻译探讨会上,一位资深的出版人说,当下有很多外国文学的译作质量不高,读者往往会把板子全部拍向译者,这其实是不公平的,因为翻译只是出版流程的一个环节,当一个有错漏的文本来到读者手上时,出版社的编辑、审校、总编,都应该承担责任。我很感谢这位出版人为译者开脱了部分罪名,但事实上,由于外语的“门槛”问题,部分非通用语种根本就没有懂这门语言的编辑、审校,也就是说,译者必须独自对翻译文本的正确性作出判断。不是译者主观上浮躁粗心,而是有很多错误,以译者的语言水平,根本就发现不了,所以严格说来,它们并非是一种“错”,而是一种局限性。而出版社的编辑,只能通过中文的逻辑性去判断文本的对错,这也是很多译作与原作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。 我特别理解,当读者读到一个劣质的文学翻译作品时,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。但是站在译者的角度,我也非常渴望读者能对我们抱以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,尤其是对我们这些翻译新兵来说,过于激烈的批评,有时候甚至是“致命性”的,会让一个本已忐忑不安的译者,变得更加惶恐却步。翻译的正确性是相对的,而翻译的不完美却是绝对的。希望大家用善意、理性的批评,去营造文学翻译的一种良性循环。 也许你会说,既然文学翻译这么辛苦,稿费这么低,又要面对这么多压力,那你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呢?一个朋友帮我回答了这个问题: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,我所抵挡不住的,是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在图书封面上的那一刻,心里漾起的那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。 希望我所翻译过的那些作品,它们中那些不完美的地方,不会抵消我这点小小的成就感。这既需要自己的不断进步,也需要每一位读者的宽容体谅。
0